
大林廟宇|三村里善興宮
自50年代就建廟的善興宮作為潭墘庄的主要信仰中心,每年都會有許多不同的祭祀活動,像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九陪同金林寺前往梅山玉虛宮恭請梅坑玄天上帝參與遶境
自50年代就建廟的善興宮作為潭墘庄的主要信仰中心,每年都會有許多不同的祭祀活動,像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九陪同金林寺前往梅山玉虛宮恭請梅坑玄天上帝參與遶境
永壽宮是地方公廟,也是許多中林人的共同信仰;廟內也有自己的獅陣,在每年八月時就會集合練習,為了遶境而做準備,現階段由在地年輕人傳承傳統獅陣,也展現出中林人對於文化保存的意識。
一年一度的中元普度盛事,家家戶戶、公司行號或各廟宇皆會準備豐盛的祭品,歡迎好兄弟至人間做客,而這天,鎮內也有兩大廟宇會進行廟普的儀式,並準備讓大士爺坐的孤棚等
朝聖宮建廟至今已兩百年,在民國七十一年重修建一次,由先祖謝姓、葉姓、樊姓三祖先由廣東省海豐縣惠州府恭迎元帥爺金尊移居至下潭底。由於元帥爺神威顯赫、信徒日增,因而建宮蓋廟,香火也鼎盛直至今。
紫玄保宮建於明治三十三年( 西元1900年),並於民國八十年(西元1991年)重新修建重建。廟內玄天上帝普渡眾生,恩澤深厚,也讓紫玄保宮成為明華里的信仰中心。
西林里的安霞宮在清朝同治四年(1865)時,嘉義地區大旱成災,疾疫流行。適有中林部落陳老者由漳州迎來開漳聖王,大顯神通,無不靈驗。於是在同治六年(1867)地方士紳倡議創建廟奉祀,開漳聖王廟於同治七年(1868)落成。經過幾次地震損毀,在地方共同努力下成就今日安霞宮之盛況
位在大美里的泰寧宮早在明朝永曆年間,由當地簡姓先民自湄洲迎請天上聖母金身來台,並且初建草舍奉祀,而到了清朝時期再由地方仕紳提倡改建,最近一次的修建是在民國七十三年,由廟方管理委員會組織修建,歷經數百年,進而造就今日泰寧宮之輝煌。
每到新年,各市場總是滿滿人潮
人來人往,大家也找尋著年節必需品
當然,一不小心就買超出清單的民眾也大有所在
大包小包、收穫滿滿,就是要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