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林青農|樂禾蘭業陳江良
\ 支持在地青農 /
種植蘭花的青農夥伴「陳江良」,雖然年紀不大但種植蝴蝶蘭有著多年的經驗。白手起家創業至今八年時間,除了買下三分多的溫室外更承租數個溫室場域,場內更種植超過30個品種的蝴蝶蘭。
\ 支持在地青農 /
種植蘭花的青農夥伴「陳江良」,雖然年紀不大但種植蝴蝶蘭有著多年的經驗。白手起家創業至今八年時間,除了買下三分多的溫室外更承租數個溫室場域,場內更種植超過30個品種的蝴蝶蘭。
\ 支持在地青農 /
家昌過去從事機械、模具相關類型工作,因為家人因素才決定返鄉從農,接下媽媽做了18年的筍園,接下筍園後轉型時遇到許多問題,像是蟲太多或是產量減少,因為使用自然農法是以不下任何藥及肥料為主,所以在前段轉型期只能透過不斷學習、嘗試來找出方法,以透過竹林的生態來維持整個模式運作。
\ 支持在地青農 /
汶勳大哥是大林青農聯誼會的創始人員之一,返鄉投入種植綠竹筍及水稻已有7年的時間,是相當有經驗的農友。堅持不噴藥的他,也加入保育樹蛙的行列,雖然友善種植常被臨田誤會成不除草,但他堅持,生產者要對消費者保障食品安全外,更是要與自然生態共存,才能朝向永續循環。
\ 支持在地青農 /
安發蔬果溫園由青農大洲及金棋兩兄弟共同種植,從農三年多,種過小黃瓜、哈密瓜、美濃瓜、小辣椒等多種農產。產地直銷加上品質優良加上無噴灑農藥,讓他們家的食材成為最大亮點。在菜市場中他們已經掌握了一群愛好他們家蔬果的消費者,只要有出攤就會快速的銷售一空!
\ 支持在地青農 /
這個逃離都市回到鄉下生活的年輕人,在決定要回鄉時,親友們紛紛出現反對的聲音,除了擔心他無法適應工作的勞累之外,更怕他遭受挫折;但求學時期就讀農業相關科系,出社會後也有在農場工作的經歷,讓他發揮了所長,將其應用在實際種植上。
當初之神像奉在民宅,由先民創立廟宇取名保安宮,1906年梅山大地震廟宇遭震垮,同庄村民重建廟宇,戰後信仰復興,還有更多保安宮的故事,點入文章看更多吧!
位在三和里的鎮安宮是三庄之一「水碓」的信仰中心,據說約一百二十年前,鎮安宮供奉的神明是由當地村民在路邊撿到被人丟棄的觀音菩薩與金童玉女,因而蓋間小廟來供奉,因神蹟不斷才由里民們共同發起重建,即是現今的樣貌。
\ 中林人小過年 /
中林人的小過年也是地方型的大慶典活動之一,有祈安遶境、安五營等活動進行,除了是保佑村內平安,也是串起庄內活絡的重要連結,這三天中家家戶戶會放下手邊工作,共同參與。
保安宮雖然不像從前能有如此繁榮的景象,卻是小庄頭內不可或缺的據點之一,在這除了有不斷守護著廟宇文化的長輩們,更有著庄內情報訊息及長輩聊天的重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