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國戲院的復古盛宴:活動精彩報導
為老戲院做最後的結尾「萬國百老匯,期待再相會」,這次用戲院最原始的樣貌,帶大家重新走入60-70年代的大舞廳、歌廳秀,系列的活動更是多元的內容「導覽解謎」、「藝人分享會」、「素人歌手演出」、「紀錄片放映」、「中藥特色市集」等,讓兩天的活動有著滿滿的內容在戲院發生,也帶動街區的擾動。
為老戲院做最後的結尾「萬國百老匯,期待再相會」,這次用戲院最原始的樣貌,帶大家重新走入60-70年代的大舞廳、歌廳秀,系列的活動更是多元的內容「導覽解謎」、「藝人分享會」、「素人歌手演出」、「紀錄片放映」、「中藥特色市集」等,讓兩天的活動有著滿滿的內容在戲院發生,也帶動街區的擾動。
\ 大林最文青的眼鏡行 /
位於大林鎮中山路的十信眼鏡是大林地區首家專營眼鏡的店。創辦人莊明通老闆經營多年,擁有豐富的維修經驗和技術。店內以專業為主,經過二代老闆莊翰林的轉型與創新,並且翰林哥堅持提升質感,改變店內裝潢,甚至曾被誤認為咖啡廳。為了永續經營。也提供更細緻的產品和服務期待十信視界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 大林醫鞋院 /
說修補鞋產業是夕陽中的夕陽,也不為過。」
早期生活困苦,一雙鞋子補了再補,最後真的不能穿才會丟棄,這就是最早期「循環再生」的意識;隨著科技的進步,所有的民生用品都以大量化生產、速成的方式製造,進而取代性就相對提高,所以相對補鞋產業也從市場需求中漸漸消失。
\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 /
說到大眾皆知傳統戲曲,總會想到布袋戲。在地深耕多年的「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現階段由第三代傳承者嘉民哥為主理人,以傳承精神及創新方式保留這項傳統戲曲,更透過多角化及創新模式讓這個正在走向沒落的產業,跳脫不同的風格,並向大眾推廣布袋戲。
\ 支持在地青農 /
種植蘭花的青農夥伴「陳江良」,雖然年紀不大但種植蝴蝶蘭有著多年的經驗。白手起家創業至今八年時間,除了買下三分多的溫室外更承租數個溫室場域,場內更種植超過30個品種的蝴蝶蘭。
\ 支持在地青農 /
家昌過去從事機械、模具相關類型工作,因為家人因素才決定返鄉從農,接下媽媽做了18年的筍園,接下筍園後轉型時遇到許多問題,像是蟲太多或是產量減少,因為使用自然農法是以不下任何藥及肥料為主,所以在前段轉型期只能透過不斷學習、嘗試來找出方法,以透過竹林的生態來維持整個模式運作。
\ 支持在地青農 /
汶勳大哥是大林青農聯誼會的創始人員之一,返鄉投入種植綠竹筍及水稻已有7年的時間,是相當有經驗的農友。堅持不噴藥的他,也加入保育樹蛙的行列,雖然友善種植常被臨田誤會成不除草,但他堅持,生產者要對消費者保障食品安全外,更是要與自然生態共存,才能朝向永續循環。
\ 支持在地青農 /
安發蔬果溫園由青農大洲及金棋兩兄弟共同種植,從農三年多,種過小黃瓜、哈密瓜、美濃瓜、小辣椒等多種農產。產地直銷加上品質優良加上無噴灑農藥,讓他們家的食材成為最大亮點。在菜市場中他們已經掌握了一群愛好他們家蔬果的消費者,只要有出攤就會快速的銷售一空!
\ 支持在地青農 /
這個逃離都市回到鄉下生活的年輕人,在決定要回鄉時,親友們紛紛出現反對的聲音,除了擔心他無法適應工作的勞累之外,更怕他遭受挫折;但求學時期就讀農業相關科系,出社會後也有在農場工作的經歷,讓他發揮了所長,將其應用在實際種植上。
當初之神像奉在民宅,由先民創立廟宇取名保安宮,1906年梅山大地震廟宇遭震垮,同庄村民重建廟宇,戰後信仰復興,還有更多保安宮的故事,點入文章看更多吧!